Q2招商市场:双降、黑马、变局

传媒1号 传媒1号

2月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什么才是「捂暖」招商板块的有效手腕?

作者|笛飞

Q2是有承上启下的使命,它告别春节档,迎接暑期档。

但春夏之交,气温回暖,剧综的招商大盘却没有跟上回温的节奏,依旧是起色平平、状态疲软。

根据《1号蓝皮书2025Q2·营销篇》数据显示,2025年Q2剧集节目招商客户数同比下滑14%,环比下滑约2%;综艺节目整体招商数量同比缩水约1%,环比缩水约16%。

同环比双降——Q2的整体招商环境并不乐观。细看数据,剧综的部分题材以及部分平台有着逆势回暖的优异表现,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里,这些佳作的招商表现更值得探讨。

01逆流中的试金石

Q2不乏好的内容作品涌现。

越是大盘收紧的逆流时刻,或许越能成为作品试金石异军突起的时机。

所以,不必沉溺忧心不乐观的招商大环境,探讨佳作的营销表现、探究失利作品的缘由,对于整个剧综招商市场都更有意义和价值。

纵观《1号蓝皮书2025Q2·营销篇》显示的四大平台剧集客户数量,仅优酷一家平台实现同环比攀升,另外三家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滑坡——显而易见,剧集招商更难了。 

优酷的异军突起,与其Q2多部作品的招商表现密不可分:

现象级IP《藏海传》的表现抢眼,撑起全局的同时,彰显出了强势的IP价值。优酷《藏海传》有明星效应、IP题材红利的加持,开播前就与荣耀、美赞臣等超30家品牌达成合作,一举创下平台大剧播前招商金额与数量的双纪录。播映期间达成站内热度史冠,云合市占率最高达到40.1%,云合集均V30有效播放4351万,微博讨论量1.7亿,更是吸引了59个招商品牌合作,再次证明了顶流IP不可替代的商业能力。 

大剧《蛮好的人生》也有较为稳定的招商发挥。凭借主演孙俪,国民度、口碑度的加持,《蛮好的人生》招商能力毋庸置疑,开播就迎来9个品牌的果敢押注,之后整体招商品牌数49个,跻身第一梯队。

「国民级艺人+优质内容」所带来了差异化商业价值是更值得挖掘的,正如优酷聚焦医美话题的作品《以美之名》,其总冠名商瑞蓝、合作品牌可复美、塑颜萃等都是医美产品的相关品牌,获得26个招商品牌,这正是差异化赛道所带来的招商优势与拓宽手段。 

腾讯视频是优酷之外另一个剧集招商数环比实现正增长的平台。

腾讯视频经典IP剧《长安的荔枝》,6月首播单集最高收视率达1.38%,位居同期热播剧第一,再次印证强势IP的流量虹吸能力。《长安的荔枝》招商品牌38个,从其官方微博释出名单可以看到,招商品类上丰富,覆盖乳饮、金融、生鲜、文旅等多元品牌品类,但也出现了明显的品牌内卷问题:38个品牌中有10家为乳制品相关企业,品牌被迫进入同题内卷的竞争中。这无疑是好内容稀缺最为直观的招商表现。 

而作为S级作品,其上映声量浩大,前期招商能力强,但随着豆瓣开分下滑、舆论包围等声浪渐起,对后续品牌复投造成负面影响,长尾商业价值疲软。

而作为空降剧的《折腰》也有类似的问题。《折腰》开播即爆火,首日热度破纪录,开播仅仅六天,就在平台上的热度飙到了30000以上,吸引品牌迅速入驻,收获34个招商。值得一提,《折腰》凭借思路新奇的植入方式:借由男主姓魏,巧妙地与品牌三九胃泰的「胃」进行联动,成为古偶商业植入难以复刻的讨巧形式。 

而根据《1号蓝皮书2025Q2·营销篇》显示,Q2的综艺招商方面整体略有缩水,但电视台综艺在央视综艺的力挽狂澜之下,同比招商数增加5个。 

综N代仍然展现出相对强势的长期主义价值。在台综、网综的招商排名榜单中,都占据着绝大多数席位,可以看出品牌对于综N代的信任程度仍旧更高,且选择复投的情况较多。例如网综N代腾讯视频的《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五季》,继续和伊利金典合作冠名,从第一季无总冠名,到持续稳定的四年合作,这既是对《五十公里桃花坞》节目流量与内容的肯定,又是商业品牌与综N代长期建立的信任关系。 

即便综N代占领榜单大多数席位,但综艺的整体招商数却并不十分「美丽:仅央视财经频道的《品牌强国之路第三季》和《歌手2025》的招商数「破10」——分别是23个和10个,其余均是个位数,表现平平。

这不仅可以看出综艺整体招商的困境,也从侧面说明了,综N代招商可以维稳,但突破很难。

所以即便综N代招商不会出太大差错,新综可能带来的新品牌试水、新玩法投入,也值得更多期待。例如Q2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为世界观背景的代际综艺《这是我的西游》,「00后少年团+中生代笑匠+资深老戏骨」的跨龄阵容增加了破圈概率,以IP、重构、活人感、混搭等创新模式进行了较有突破性的尝试,根据欢网大数据显示,节目上线后23次登顶优酷综艺大屏点播日榜,也获得了6个品牌的招商成绩,表现不俗。 

招商市场风云变幻,虽然Q2的整体招商环境尚未全面回暖,但部分平台和剧综作品的表现,反映出了营销市场背后的招商策略,打造内容锚点的思路也将会在一次次实践中更加清晰。

02从虹吸流量到心智锚点

在降本增效的传媒大环境里,「花小钱办大事」的投放策略是大势所趋,对于各平台、各品牌而言,势必需要更为合理的应对手段。

Q2的一些招商现象,也传递出目前的一些玩法变化与板块趋势。

首先是品牌玩法的升级,季节限定、品类限定更为凸显。

《长安的荔枝》在这Q2真真切切带动了一波各品牌的「荔枝热潮」。瑞幸不仅推出「长安的荔枝冰萃」饮品,更设计出新的社交爆梗「荔马离职」,搭配「千荔马」挂件,在抖音衍生出千万级播放话题;百果园发起「荔枝使招募」活动,通过产地溯源与门店体验,将妃子笑荔枝塑造成浪漫限定的味觉载体。

品牌植入的新玩法跳出屏幕,更加聚焦对IP长尾价值的潜力挖掘,对剧综招商也给予了更多想象空间。

其次是从植入到共生,剧综营销的终局是构建用户与品牌的双向奔赴。

5月22日《朋友请吃饭3》开播,这是一档在第一季立项阶段就明确了品牌参与的「共创型综艺」。从第一季开始,可口可乐就与节目价值观达成了高度匹配,节目始终没有将可口可乐的露出作为独立板块,而是相互适应「可口可乐想表达的聚会、朋友、情绪、陪伴,恰好就是我们节目在做的事情」,制片人梁莉曾这么介绍。 

而共生更是发生在后续的N代里,从第二季开始,可口可乐深度参与到城市选址、空间调性、场景视觉等前期筹备环节中。第三季横店篇筹备前期,节目组甚至与可口可乐一起评估:如何通过更具辨识度的场景来强化「朋友聚会」的品牌联想?

品牌与节目的共生成长,不仅成就了一档综艺的内容诞生,也让品牌方更加稳健地步步深入用户心智的争夺。

第三是品牌投放已经从广撒网式的营销推广模式,发展到以定制化、差异化赛道抢占用户心智。

1号认为,「可持续发展·ESG」也逐渐成为品牌投放的思路之一。

Q2央视财经频道的综艺《赢在AI+》,由中国联通独家冠名,阿里云担任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共招商7个品牌。《赢在AI+》构建连接创业者、投资人、地方政府、专家学者的生态网络,为涵养创业者提供土壤,为AI创想者注入了强劲动能。投放这样一档科技向善的综艺,对于品牌本身而言,也是一次与科技深度绑定、实践「可持续发展·ESG」的机会,在抢占用户心智的过程中有极为正面的作用。

最后是平台招商与投放服务的升级,旨在提升商业转化的效率。

优酷将「内容+科技」作为招商的双轮驱动,在7月17日的2025媒介力学论坛「营销新范式·媒介新主张」中,虎鲸文娱分享了其在平台核心流量上的创新探索案例。

例如通过「剧场厂牌化」的长线运营,帮助品牌在规模化的内容中构建认同,为品牌创造与用户一起入戏的机会。同时,优酷以「生花剧场」、「白夜剧场」、「人间宝库」、「港剧场」为核心升级剧场营销,推出身份尊享、特供流量等五大创新营销链路,帮助品牌将IP聚合力转化品牌营销力,缩短品牌商品转化的链路。 

正如牛栏山与优酷「白夜剧场」的目标用户高度一致,于是独家冠名「白夜剧场」,在《以法之名》中加深聚餐、聚会等民生场景联想,并打造「真相大白,酒等了」主题活动,更深度地完成品牌心智关联。

招商投放正在从专注虹吸流量,到转投心智锚点。环境的变化对剧综招商提出了新的要求。平台方向市场释出的内容价值、招商思路,将成为品牌投放的战略方向。

1号结语

提质减量的风,早已从剧综制作的市场,吹向了招商模块。

经历了许久的招商「寒冬」,对于品牌来说,跳出单纯曝光与流量的商业价值思维,转而以「可持续发展·ESG」理念重塑用户触点,把握机会拓宽合作渠道,真正实现用户心智的深度占领。

对于剧综市场而言,招商营销的「提振信心」不必只着眼于某一个节目或是某一个时间段。盯紧每一个可能性,才是应对「捂暖」招商板块的有力策略:发挥头部力量,比拼创新营销,力卷平台实力。

参考资料:

1、《1号蓝皮书2025Q2•营销篇》

2、《虎鲸文娱亮相2025媒介力学论坛,聚焦核心流量让品牌直达用户》

https://mp.weixin.qq.com/s/vjYrCXVHdjCzgodZzFDljw

3、《三年共创,一档综艺与品牌如何共同成长》

https://mp.weixin.qq.com/s/gGKRtG9ejzGuTsIDEez3MQ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传媒1号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传媒1号

传媒1号

微信公众号:传媒1号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