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遗产争夺战火了,娃哈哈品牌变大女主叙事?

2月前
收藏 0
0
【摘要】:如题
最近娃哈哈的争议大家看了吗?
三名宗庆后非婚生子女,跨境起诉“长公主”宗馥莉,要求分割21亿美元信托与股权。
这一件事曝出了巨大的信息量:
1)民族企业家宗庆后人设崩塌
2)娃哈哈陷入内部夺权危机
3)“妈妈有钱荣华富贵,爸爸有钱兄弟姐妹”的名言再次应验
一时间全网都在讨论“娃哈哈长公主的遗产争夺战”
甚至一则电梯海报也被网友解读为:
“大公主对另外四个人”的顶级内涵
对于海报的解读,精选君是觉得大概是大家情绪化的主观理解。
但这场“富二代”和“私生子”的纠纷却已超越家族内斗,成为拷问品牌根基的公开危机。
尽管娃哈哈声明“家事与公司无关”,娃哈哈的品牌形象与用户认知在这场舆论中,也多多少少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和影响。
01 宗庆后人设“塌房”
还记得宗庆后去世那年,网上的舆论将他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人设。
比如,难得朴素的布鞋首富:常年穿布鞋、坐经济舱。
家文化倡导者:提出“娃哈哈是大家庭”口号。
一生原配,独宠独女宗馥莉。
这一形象完美契合公众对“艰苦奋斗”“家庭至上”的价值观期待,使之成为朴实传统的民族企业家代表。
而如今三名非婚生子女的诉讼,直接揭露了宗庆后与娃哈哈前高管杜建英长达数十年的婚外关系及子女存在。彻底击碎“独女继承”的公众认知。
同时,18亿美元离岸信托的曝光,也颠覆了他“要把钱留在国内的民族企业家”的公众形象。
互联网上,宗庆后“塌房”的话题比比皆是。
其实在宗庆后去世前,娃哈哈在销售端的铺货量和存在感相较于农夫山泉等品牌处于弱势。
就是因为宗庆后展现出的优质企业家形象所激发的民族社会情绪,为娃哈哈重新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
网友一度扒出来它和农夫山泉的商战,引发对农夫山泉的舆论围剿。
谁想到,如今人设崩塌的舆论回旋镖又打回了娃哈哈宗庆后自身。
这种财富隐匿与道德光环的反差,使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被欺骗感,直接影响到大众对娃哈哈的品牌情感。
02 宗馥莉的“大女主”叙事
虽然都是创始人人设崩塌,但娃哈哈不同的是,塌的是以前的,捧起来了现在的。
当遗产争夺战打响,宗馥莉一方面基于正妻子女的舆论优势,另一方面还身处“反抗小三”叙事的光环,迅速成为公众情感投射的出口。
宗馥莉在娃哈哈的一切营销动作,都被拼成了一部“大女主爽文”。
曾经的争议性动作,如今被赞为“清理门户的战略智慧”。
随便翻翻全网都是对宗馥莉的称赞。
之前在大众心中还是“比较有争议的接班人”,目前已经转变为“大女主复仇女神”。
可以说,宗庆后的“塌房”,换来了宗馥莉的爆火。
大家对娃哈哈的情感,从宗庆后的“朴素老实”,转嫁为宗馥莉的“大女主”上。
还有不少人把宗馥莉和董明珠以及其他的女性继承者放在一块对比:
将宗馥莉的个人形象上升到“女性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权威”“在传统男性主导的商业环境中证明自己”的女性企业家营销的层面。
这些身居高位的女继承者们被看作女性自立与力量的符号象征,吸引女性消费者情感共鸣。
可以说,经过对面一纸诉状,撕开了创始人的丑闻,但却让宗馥莉的个人品牌价值不断暴涨。
03 处境微妙的娃哈哈品牌
经过宗馥莉和宗庆后两人天差地别的形象逆转,对于品牌来说,舆论好像被转嫁和平衡了。
一度有网友开玩笑,这场官司打出来,无论赢不赢对品牌来说都是一次泼天的流量。
但据精选君的了解,娃哈哈目前的处境还是比较复杂的。
一方面,宗庆后曝出的非婚生关系和巨额海外信托基金导致了大家对品牌企业家的失望,影响大众对品牌和企业家的信任度和好感度。
另一方面,娃哈哈品牌处于内部不稳定的状态。这种情况会引起代理商合作伙伴的忧虑,也容易让竞争对手钻空子。
据说目前已经有三家省级代理商停止进货,表示静观其变。
同时,宗馥莉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对品牌产生了不小影响。
比如,之前娃哈哈被爆出“今麦郎代工厂事件”,让大家开始质疑娃哈哈的产品品质。
当时就有说法,说是宗馥莉为了关停与宗庆后的非婚生子女以及子女生母杜建英有关的生产线所导致。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娃哈哈集团的最大股东是杭州国资,目前也已经成立专班介入这个事件。
可以说,虽然是家事,但不断在升级。
总之,宗馥莉已经越过宗庆后和娃哈哈成为全新的企业价值标杆,成为互联网舆论中的嫡系掌权爽文大女主。
而娃哈哈究竟是被家族内斗所影响,还是借着宗馥莉的大女主营销实现一波激情消费,变得更大更强,还有待评判。
你怎么看?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营销案例精选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