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养一头牛热搜第一,广告被指嘲讽打工人?

5月前
收藏 3
1
【摘要】:如题
这两天圈主上班的时候,
被下面这则广告吸引了注意力。
▼
咋一眼看,还以为是BOSS直聘的新广告,
再看一眼,“cows直聘”?“找工作,直接跟老板哞”?
原来这是认养一头牛的广告,
招聘的也不是职场牛马,而是真的牛。
小字部分还写了招聘对象奶牛的具体待遇:
“4000平米运动草场”、“餐补100元/日”
(好家伙,感觉这牛过得比我还好。)
除了这一地铁广告,
还有网友在电梯里看到了另一版广告。
▼
“跳槽吧!奶牛”
小字部分则写着:
“听说你们场晒不到太阳?”
“享受一年2600小时日光浴!”
自嘲是牛马的打工人,看完认养一头牛的广告才发现,
真正的牛好像过得比人还要好?
于是,这系列将牛「拟人化」的“招聘”广告,引发了网友的大量讨论。
有网友好奇:
“这种LOGO擦边是否算对BOSS直聘的侵权?”
还有网友则感受到了冒犯与不适:
“我可以自嘲是牛马,但你不能真把我当牛马。”
“把苦难当做笑话在营销。”
还有网友锐评:
“真牛马做出来的牛马海报。”
随后,“认养一头牛广告被指嘲讽打工人”的话题
也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但也有网友持相反意见,
认为“嘲讽”是过度理解了,
广告是在侧面表现奶牛的待遇好。
“广告很有意思,大家不必如此应激。”
认养一头牛也很快通过媒体回应了这一广告争议。
▌针对LOGO侵权争议:
确实致敬了BOSS直聘的设计元素,并取得了BOSS直聘品牌方的许可。
▌针对“嘲讽”争议:
广告创意是通过招聘表达对奶牛的重视,像招聘人才一样。
不得不说,认养一头牛的品牌方回应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事件也算是告一段落。
▼
据圈主了解,
认养一头牛旗下产品的包装上一直都有表现奶牛日常生活的文案。
“每天伙食费≈80元”、
“听音乐、做'SPA'、享药浴”。
而且几年前就因包装上的这段文案而出圈过,
打工人发现后纷纷破防自嘲:人过得不如牛。
此次,认养一头牛将「招聘奶牛」作为广告创意:
一是官方玩梗,
借势品牌已有的相关话题热度,再次吸引大众关注和讨论热情;
二是拟人化营销,
品牌通过“招聘形式”表现对动物福利(奶牛日均餐标、牧场日晒)的重视,以创新表达“奶牛养得好”,从而佐证“牛奶品质好”。
认养一头牛的广告创意出发点是好的,内容本身也表现出了幽默感。
圈主也相信品牌本身绝无“嘲讽”之心,
毕竟哪个品牌敢阴阳自己的受众呢?
而其他品牌在广告宣传过程中,也进行过类似的「拟人化营销」。
例如喜茶在宣传自产的“新茶饮专用奶”时,
也在文案中强调了奶牛的衣食住行,
通过“私牛料理”、“私牛空间”、“私牛医生”等拟人化表述,再现奶牛们的“优渥生活”。
还有欧亚牛奶包装上的文案:
“牧童短笛”、“苍山雪水”、“风花雪月”……
这已经不止是拟人化,而是在展现文化了。
盒马也曾在详情页文案展现小巧思:
写黑猪“冬季跑步夏季游泳”,以表现猪肉的肉质鲜美。
对于品牌来说,
拟人化营销能够打造与受众交流的话题入口,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是增强品牌亲和力的有效手段。
认养一头牛此次广告目的也是如此。
但可惜的是,认养一头牛此次确实对社会情绪的感知不足,存在误判。
将奶牛比作应聘者,容易使得职场人代入自身,从而产生不平衡的对比心理。
而职场话题作为敏感议题,品牌方在触碰时尤其需要注意视角与立场,并在表达时尽可能地消除理解偏差。
只能说,认养一头牛的广告创意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结果确实有不周全之处。
最后,写完本文的真·牛马·圈主想说:
奶牛过得好,关我勤勤恳恳老黄牛什么事呢?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4A广告圈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