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运营小编,疑似被高温天气搞疯了。。。

SocialMarketing SocialMarketing

2月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正经营业无人理,一朝抽象天下知

大家好,我是马可婷。

这年头,品牌运营

“正经营业无人理,一朝抽象天下知”

最近小马发现,可口可乐的运营小编,疑似被高温天气搞疯了。

前一秒小马还沉浸在误入了什么影视剪辑的疑惑当中,下一秒怎么人就转到可乐里去了?

评论区的网友更是抽象得毫不逊色,果然抽象的视频吸引来的人也必定是抽象的。

抽象1号:听说了吗?可口可乐里有小人。

此时,一位广东IP的朋友回复:没喝到过。

小马:不是,我当喜剧片看的,怎么变恐怖片了!

抽象2号:太好笑了,笑得我在床上拉了两条黄金巨蟒,软软的好舒服。

这更不对了吧。。。估计热疯了的不止有可口可乐的运营小编。

抽象3号:以后再也不买可口可乐了,有小人,我怕吃人犯法。

可口可乐受众-1,精神失常者+1

更离谱的是,还有其他官方“配合演出”

爱玛电动车真诚发问:人呢?

可口可乐的运营小编回答:已经被气泡冲走了。

汇付天下忍不住吐槽:你好抽象

可口可乐:V我50查看具体形态。

不过话说回来,这条视频虽然看着很无厘头,但是内容上用高温天气和冰可乐做心智联想不得不说的确很适配。

而且这种让人意想不到的、超乎常人理解的剪辑手法正是当前互联网用户所喜爱的形式。

像社媒上更新频繁的品牌官方运营,如饿了么、钉钉等就通过类似的内容制作收获了不少粉丝。

以饿了么最近更新的视频为例,先用抽象的、不用经过大脑进行信息处理的表现形式吸引受众注意,最后再猝不及防地向观众传递出品牌信息。

(PS:小马此处建议饿了么小编下次缩短一点视频前半段的时长,本人差点因为太吵而退出这条视频)

这种短时间内营造出来的视觉冲击能够为用户带来即时的快感和情绪价值,而品牌则可以通过长期的“活人感”运营与用户打成一片,塑造品牌的年轻化形象。

而此前,可口可乐还并未深谙这种运营手法,更多地通过海报图片的形式来表达抽象。

比如展示2L的可口可乐,小马就没见过像酱油桶一样的可乐。

再比如只卖两滴可乐,量少不说还不包邮。

 

还有在情人节当天向鸡爪表白,有没有收到Yes,I do的回应不知道,总之对方应该是“挨炖”了。

时而还脑洞大开cos起了鸭子。

 

如此看来,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官方运营,可口可乐品牌运营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一点点地向用户偏好的方向上靠拢。

不过,相较于这边发展向好的社媒运营,最近可口可乐在产品策略上却遇到了点问题。

前段时间,可口可乐新推出分享瓶上的包装文案引发了不小争议。

只见可口可乐的瓶身包装上印着“狗奴”二字,很多人表示不解,难道要大家上赶着买来骂自己吗?

然而,也有人替可口可乐发声,说这大概和“猫奴”的出发点一致,是用来代表养宠一族的词汇。

但从营销效果来看,文案表达所引发的歧义是事实,这足以证明可口可乐在文案设计和对用户心理洞察时的不够严谨。

此外,搜索新包装系列的相关分享贴,收获的点赞互动量也是少之又少。

而纵观整个系列的文案设计,小马甚至怀疑有人把可口可乐市场部的网线给拔了。

虽然该营销创意的目的显而易见,是可口可乐为了迎合时下流行的社交语境,将旧形式注入新概念,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众所周知,分享瓶原本是可口可乐曾经现象级的营销创意,还曾获得过营销界知名的广告奖。

可对比可口可乐自己旗下的品牌酷兒Qoo不难发现,如今大家似乎对更具象化的品牌IP形象感兴趣。

也就是说,当前的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给自己贴标签、寻求群体认同感,而是更倾向于将情感需求寄托、注入到其他载体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消费者的主体性和参与感更强了。

可以看到,酷兒Qoo的品牌运营内容当中,有关消费者对IP形象的二度创作、IP动画形象的视频互动等内容的热度往往更高。

由此可见,无论是创意还是内容,可口可乐都不能再局限于照搬品牌过去的成功了。

说到这,小马对可口可乐运营小编的疯感又多了一丝理解。

毕竟品牌运营们为了追热点、讨网友欢心,哪有不疯的。。。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SocialMarketing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SocialMarketing

SocialMarketing

微信公众账号:SocialMaketing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