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皮特成“行走广告牌”?深度解析《F1》电影4000万美元赞助“营销战”

媒介三六零 媒介三六零

3月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当布拉德·皮特驾驶着F1赛车在银幕上飞驰,《F1:狂飙飞车》已经超越了单纯电影的范畴

当布拉德·皮特驾驶着F1赛车在银幕上飞驰,《F1:狂飙飞车》已经超越了单纯电影的范畴,成为了一场全球性的营销盛宴。

这部由苹果原创电影公司出品、华纳兄弟发行的赛车题材巨制,自2025年6月27日全球上映以来,不仅以8.5的豆瓣高分证明了其内容品质,更以其创新的品牌合作模式重新定义了体育娱乐营销的边界。

本文将深度剖析与电影联动的品牌营销案例,揭示娱乐IP与商业品牌如何实现双向赋能,解码F1赛事通过电影实现破圈传播的底层逻辑,并前瞻性分析这一现象对体育娱乐营销未来发展的启示。

在影片的大量镜头中,皮特所饰角色的防火服、头盔及其他装备上点缀着十余个品牌的标识,包括梅赛德斯、IWC、政府员工保险公司(Geico)、EA SportsExpensify等。这些品牌的标识也出现在虚构的 APXGP 车队的赛车上,而它们为获得这一曝光机会支付了数百万美元。 

据《福布斯》估算,《F1》品牌赞助至少达40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数千万美元的交叉推广费用——一些品牌未出现在影片中,但也会在自家产品广告中借影片进行推广。  

全球瞩目的电影现象:

F1文化破圈的催化剂

《F1:狂飙飞车》已然成为2025年夏季全球文化娱乐领域最受关注的现象级作品。这部由《壮志凌云2:独行侠》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执导,布拉德·皮特、达姆森·伊德瑞斯主演,七届F1世界冠军刘易斯·汉密尔顿担任制片人的赛车电影,以其前所未有的真实性技术创新震撼了全球观众。

电影讲述了一位曾经站在巅峰的传奇车手桑尼·海耶斯(布拉德·皮特饰)经历职业生涯陨落后,三十年后为拯救濒危车队而重返赛场的励志故事。影片在真实的F1大奖赛期间拍摄,与梅赛德斯、红牛等顶级车队同场竞技,使用IMAX认证摄影机以每秒480帧的速度捕捉0.01秒级的胜负瞬间,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极速体验。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电影在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其文化破圈效应。据苹果高级副总裁埃迪·库伊分享,在美国试映会上,影片开场前询问观众是否看过F1比赛时举手者寥寥,而电影结束后,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想去现场观看F1比赛。

这一转变直观地体现了电影作为"F1最佳宣传片"的使命达成度。电影上映后,豆瓣开分高达8.5分,许多原本对F1毫无了解的观众开始沉醉于电光火石般的超车时刻,甚至对进站换胎这样的专业操作也屏息凝神。

电影成功的背后是F1所有者自由媒体集团(Liberty Media)精心策划的长达四年的战略布局。自2017年收购F1以来,自由媒体集团一直致力于将F1从一项纯粹的体育赛事转变为一种"文化现象",而《F1:狂飙飞车》正是这一战略的巅峰之作。

这部电影的制作本身就创下了多项纪录:高达3亿美元的投资使其成为苹果公司最大胆的影视尝试之一;采用IMAX特制拍摄,深入真实F1赛道,在职业车手参与下完成;更引人注目的是,制作团队改造iPhone作为赛车摄像机,在时速300公里的极端环境下捕捉高帧率画面,展现了苹果技术与电影工业的完美融合。这些创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也为参与营销的品牌提供了高价值的曝光平台。

IWC万国表

奢侈品腕表的叙事化植入与限量营销

IWC万国表作为电影中虚构车队APXGP的官方赞助商,其品牌标识深度融入赛车前翼、Halo系统、车手装备及车队场景中。品牌CEO克里斯托弗·格莱恩格-海尔客串出演,强化真实感。

同时推出三款限量腕表:工程师自动腕表40(IW328908,限量1000枚)及两款飞行员系列计时腕表(IW378009/IW388116),设计灵感源自布拉德·皮特饰演的角色桑尼·海耶佩戴的定制表款。腕表采用APXGP车队黑金配色,工程师腕表40的表盘设计为绿色网格纹路,象征赛车起跑线,搭载120小时动力储备机芯,表背镌刻车队标志。

电影中,主角桑尼佩戴的腕表成为其传奇车手身份的象征,而新秀车手乔舒亚的飞行员腕表则体现年轻锐气,形成角色与产品的双重叙事绑定。

创新看点

剧情深度绑定:IWC不仅是道具赞助商,更成为推动角色塑造的关键元素。影片通过特写镜头展示腕表在赛车关键时刻的精准计时功能,将品牌"精准工艺"的核心价值与F1赛事"分秒必争"的竞技精神自然融合。

限量策略与收藏价值:限量1000枚的稀缺性激发收藏热潮,预售48小时内售罄。品牌同步推出"APXGP车队礼盒",内含电影分镜手稿复刻版与腕表保养工具,将电影IP转化为高端消费体验。

技术联动与历史背书:自2013年起,IWC便是梅赛德斯-AMG车队的工程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延续了品牌"精密制表与赛车工程同源"的叙事。影片拍摄期间,IWC工程师参与改装赛车仪表盘,确保时速300公里下的镜头仍能清晰显示品牌logo。

TOMMY HILFIGER

赛车美学的时尚破圈

TOMMY HILFIGER以品牌大使达姆森·伊德瑞斯(饰演新秀车手)为核心,推出APXGP潮流系列,包含机械师衬衫、红色绗缝夹克等23款单品。

2025年5月,伊德瑞斯乘坐APXGP赛车亮相Met Gala,车身涂装与服装系列同步发布。系列设计融合F1赛车涂装的网格图案与品牌标志性美式学院风,如夹克内衬印有赛道地图,牛仔裤缝线采用赛道金配色。上海、纽约旗舰店改造为APXGP主题空间,消费者可通过AR试穿虚拟赛车服并生成"赛道定妆照"。

创新看点

角色人格化绑定:伊德瑞斯在电影宣传期全程穿着系列单品,形成"角色即代言人"效应。品牌为其定制"从赛道到街头"造型大片,展示赛车服与休闲装的混搭可能。

沉浸式零售体验:主题快闪店设置F1模拟器,消费者完成挑战可解锁限量徽章。AR试衣镜能叠加电影特效,如虚拟观众欢呼场景,增强互动传播性。

历史情怀营销:创始人Tommy Hilfiger亲自讲述90年代赞助威廉姆斯车队的往事,推出复刻版车队夹克,激活品牌赛车基因。

梅赛德斯-AMG

技术赋能的稀缺性营销

梅赛德斯-AMG推出全球限量52台的AMG GT 63 "APXGP特别版",基于电影虚构车队涂装设计,搭载4.0T V8发动机(3.2秒破百)。

车辆细节包括:21英寸哑光金轮毂、APXGP赛道金缝线内饰,中控台镶嵌专属编号徽章。购车者获赠电影首映礼邀请及汉密尔顿签名头盔。影片拍摄期间,AMG将F2赛车改装为电影特制车辆,布拉德·皮特亲自驾驶完成高速镜头。

创新看点

技术反哺电影:AMG工程师团队为剧组提供动态稳定系统调校,确保时速300公里下的拍摄安全。车辆配备杜比全景声音响,可播放电影原声,实现"驾驶时重温剧情"的情感连接。

沉浸式交付仪式:交车仪式在银石赛道举行,车主可驾驶爱车沿电影拍摄路线体验,由专业车手指导漂移技巧。

社群运营:限量车主自动加入"APXGP俱乐部",享有F1围场参观、车队技术分享会等专属权益。

Take 5 Oil Change

平民服务的"赛车级"类比

北美快换机油连锁品牌Take 5 Oil Change联合电通集团推出"从车库到电影院"活动,将10分钟换油服务与F1赛车进站的"10秒换胎"类比。全美1200家门店改造为维修站风格,员工着赛车服服务。广告片中F1技师与Take 5员工同框操作,旁白强调"职业赛车与您的爱车,同样需要极致效率"。

创新看点

场景化类比:门店设置LED倒计时屏幕,消费者完成服务的时间若低于10分钟,可获得"Pit Crew认证证书"。

低成本高互动:联合Twitch平台直播真实F1进站换胎与门店换油流程对比,吸引年轻男性受众。

数据赋能:通过OBD接口读取车辆数据,生成"赛车风格"车况报告,强化专业形象。

Apple携手麦当劳

在拉美搞大动作

Apple 为了全球上映的《F1 电影》真的拼了,竟然在拉丁美洲和麦当劳玩起了梦幻联动!从 6 月 25 日,也就是本周三开始,在阿根廷、巴西、墨西哥这些国家的麦当劳门店,限时推出了“McMenu F1 The Movie”套餐。

这次合作可不简单,一方面是为了给即将上映、有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这部电影造势,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麦当劳在拉丁美洲作为一级方程式官方赞助商的身份。

在巴西,要是你点培根四分之一磅芝士汉堡套餐,只要再加 64 雷亚尔,就能把两款超精致的 1:43 比例 F1 收藏小车带回家!一款是麦当劳经典配色,另一款的设计灵感则来自电影里虚构的 APXGP 车队。不少网友已经晒出“战绩”,开心得不行,直呼“太值了”!

麦当劳巴西首席营销官伊尔卡·西拉对这次活动也超有信心,她说:“麦当劳和一级方程式都是历经岁月沉淀,热度始终不减的品牌。不管是大家对麦当劳的回忆,还是赛道上的刺激,都能让人热情满满。这次推出新培根四分之一磅汉堡套餐,还搭配独家收藏小车,就是想和体育迷、收藏爱好者一起庆祝,给大家带来一场不只是吃顿饭那么简单的体验。希望能借着大家共同的热爱,拉近彼此距离,勾起美好回忆,还能一起创造新故事。”

除了美味套餐和精致小车,这次活动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一绝!在圣保罗,麦当劳和 Apple 把活动氛围直接拉满。保罗ista 大道上超有名的“Méqui 1000”门店,直接变身赛车主题打卡圣地,F1 旗帜到处都是,还有真的赛车摆在店里,路过的人很难不被吸引进去一探究竟!

 

肯德基加拿大

视觉符号的创意转化

肯德基加拿大将经典红白条纹炸鸡桶抽象化为"KFChicane"赛道弯道造型,广告牌投放在F1加拿大站周边。口号从"Finger Lickin’ Good"改为"Finger Lickin’ Fast",推出联名套餐含赛车主题包装。同步发起#KFChicane挑战,邀请消费者用炸鸡桶摆出赛道造型。

创新看点

低成本病毒传播:用户生成内容(UGC)在TikTok获得亿次播放,头部创作者@ChefMikeDIY用炸鸡复刻电影超车名场面。

历史联动:激活2004年F1餐饮供应商旧闻,推出"复古餐盒"限量款,包装印有历代F1冠军车手签名复刻。

本地化执行:蒙特利尔门店设置F1模拟器,点套餐可体验30秒虚拟圈速挑战。

跨行业品牌娱乐营销的启示录

《F1:狂飙飞车》的品牌营销案例之所以值得深入分析,不仅因为它们各自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更因为这些案例共同构成了一部跨行业娱乐营销的启示录。当电影热度逐渐消退后,留给我们的是关于品牌如何借力顶级娱乐IP的宝贵经验。

植入式营销的进化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植入式广告往往满足于品牌标识的简单曝光,而《F1:狂飙飞车》中的品牌合作却呈现出深度融入叙事的特点。IWC万国表不仅作为虚构车队APXGP的赞助商出现在赛车和队服上,还根据电影角色特别设计了限量版腕表;梅赛德斯-AMG更是将其F1车队的技术经验直接贡献给电影制作。

这种深度参与使品牌从"被展示"的对象转变为故事的共同创作者,大大提高了营销效果的自然性和观众的接受度。未来,随着观众对传统广告的免疫力增强,品牌需要寻找更多像这样"去广告化"的植入方式,通过为内容创作提供真实价值来获得曝光机会。

限量营销策略在多个品牌合作中得到成功应用,创造了稀缺性与专属感。IWC万国表的工程师自动腕表40限量发行1000枚,梅赛德斯-AMG GT "APXGP特别版"更是全球仅52台。

这种限量策略不仅刺激了消费者的即时购买行为,还通过稀缺性提升了产品的收藏价值和品牌的高端形象。限量产品与电影IP的结合尤其巧妙——电影的热度提供了初始关注度,而限量政策则将这些关注转化为紧迫的购买行动。在物质丰富的时代,限量营销满足了消费者对独特性和专属体验的追求,这一趋势在未来还将继续强化。

电影还展示了体验营销如何从实体世界延伸到情感领域。Take 5 Oil Change将"10分钟换油"的服务承诺与F1赛车进站的极致效率相类比,在普通消费者的日常体验中注入了赛车级别的专业感和紧迫感。

这种体验类比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更通过门店环境、服务流程等具体细节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赛车进站"般的体验。未来,品牌需要更加注重将功能性诉求转化为情感性体验,找到与消费者日常生活产生共鸣的"高光时刻",并通过精心设计的环境、流程和服务将其放大。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F1:狂飙飞车》的成功印证了体育娱乐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自由媒体集团将F1从一项纯粹的体育赛事转变为融合纪录片、电影、时尚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娱乐产品。

这种转变不仅扩大了F1的受众基础,还创造了更多商业变现的可能性。体育的竞技本质没有改变,但围绕竞技的叙事方式、呈现形式和商业开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对于体育IP所有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像经营娱乐品牌一样经营体育赛事;对于与体育IP合作的品牌而言,则意味着需要更加注重体育所承载的情感故事和文化符号价值。

最后,这部电影揭示了跨行业生态营销的巨大潜力。在《F1:狂飙飞车》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汽车制造商、奢侈腕表品牌、时尚服装品牌、汽车服务品牌等多个行业的玩家围绕同一电影IP展开营销活动,形成了一种互不竞争却又相互增强的"营销生态"。

这种生态化营销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使每个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独特的切入点。未来,随着产业边界日益模糊,这类跨行业、多品牌的协同营销将变得更加普遍,品牌需要培养在复杂生态中找到自身定位的能力。

《F1:狂飙飞车》的品牌营销案例最终指向一个核心洞察: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顶级娱乐IP的价值已远远超出票房或收视率本身,它们成为了连接不同行业、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枢纽。品牌若能深入理解IP背后的情感内核和文化意义,并找到与自身价值的创造性连接点,就能在激烈的营销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F1赛车在银幕上呼啸而过时,它们承载的不仅是车手对冠军的渴望,还有无数品牌与消费者对话的崭新可能性——这正是《F1:狂飙飞车》营销盛宴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媒介三六零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媒介三六零

媒介三六零

微信公众号:媒介三六零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