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这个LOGO,有点草率了吧?!

3月前
收藏 1
0
【摘要】:这个LOGO,就像一些使用过的订书钉...
这个LOGO,就像一些使用过的订书钉随意拼凑而成,这其实是一棵抽象的松树图形。
位于俄勒冈州杰克逊维尔的布里特音乐艺术节(Britt Music & Arts Festival)是致命的非营利性表演艺术场所。成立六十年来,在松林间的天然圆形剧场举办了多场演唱会。
为致敬历史并展望未来,布里特近期邀请英国布里斯托创意机构Fiasco完成了全面品牌升级。
旧LOGO仿佛出自上世纪90年代业余设计软件。而新logo的核心,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刻诠释。Fiasco团队亲赴俄勒冈,从当地原生珍稀花卉Gentner's Fritillary(杰克逊县特有)中汲取灵感,以木刻版画风格呈现花朵图案。粗糙的印痕赋予标识手作的温度,衬线字体“Britt”则融入新艺术运动的优雅曲线,字母“R”的飘逸连笔与“I”形成精妙连结。
品牌延展系统将木刻艺术推向极致。从当地建筑、手工标牌中提取的手绘元素库,与定向模糊的摄影风格交织,模拟演出时人群的摇曳、黄昏的光晕等转瞬即逝的感官记忆。
主字体Etna Condensed致敬19世纪木活字印刷,搭配实用窄体(Utile Narrow)和东南体(South East)构成层次分明的排版交响曲。色彩系统亦跳脱常规:灰调海军蓝与中性色打底,绿松石与橙粉渐变如夕阳浸染,颗粒质感赋予画面电影般的叙事张力。
这些元素在户外广告、周边商品中形成统一而灵动的表达,唯独钥匙链的塑料材质与整体手工质感稍显割裂——若改用皮革或蚀刻金属或许更契合主题。
新官网是品牌叙事的高光舞台。滚动页面时,插画与字体随细腻的微交互动态浮现,渐变色彩如音乐律动般流淌。票务系统、艺术家介绍等功能的布局借鉴传统报纸的网格排版,宽行距与分栏设计唤起翻阅旧刊物的怀旧感。
这种编辑思维将线下演出的亲密感转化为数字体验,让用户在点击间仿佛置身山丘剧场,感受“触动心弦”(Strike a deeper chord)的品牌内核。
设计师用设计封存集体记忆,在此次升级的成功,源于对“地方性”的深度挖掘。木刻纹理、本土植物、复古字体——每处细节都是对杰克逊镇文化遗产的再诠释。当品牌不再停留于视觉美化,转而成为情感容器时,它便能跨越时间,如同那些星空下的夜晚一样,让素不相识的观众因艺术结为共同体。
正如当地人评论所说:“当一切和谐共鸣时,品牌不仅看起来正确,更让人感觉正确。”这或许是对布里特六十年传奇最好的续写。
你参加过几次音乐节,谁的LOGO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LOGO研究所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