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乐高、爱奇艺开乐园,都想做迪士尼?

5月前
收藏 1
0
【摘要】:一万多天的宝宝能去玩吗?
大家好,我是马可婷。
小马早就听说旺旺要建造自己的主题乐园,没想到居然真的建起来了!
从官方对外公布的效果图来看,乐园里的建筑好像几个巨大的旺仔牛奶罐,这让很多人联想到了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不同的建筑上好像还有旺旺旗下不同品牌的IP形象,例如浪味仙、邦德、辣人等等。
据小马了解,这家名叫旺旺Special体验馆的旺旺主题乐园将于今年7月在长沙望城区正式亮相,目前已经封顶。
这边占尽地理优势的湖南网友一个个的都开始炫耀起来了。
而那边省外IP的朋友已经嫉妒得快要发疯了。
要么全国禁止,要么全国统一。
还有人说:听到长沙的那一刻,我心碎了。
有的人已经开始畅想乐园里都应该有些什么了。
从官方自己发布的宣传视频来看,乐园里的各种建筑也是独具旺旺的品牌特色。
有真人版黄金矿工场地,挖出来的金矿是旺旺的零食品牌之一小小酥。
玩的摩天轮是巨型雪饼。
乐园里的森林也长满零食。
激流勇进冲的是旺仔牛奶。
第一次见吃喝玩乐如此“一体化”的主题乐园,旺旺你要不要这么全面啊?
说到这,大家不会真的相信乐园里的游乐设施会建成上面说的那样吧?
其实早在2021年,旺旺在愚人节当天就放出过一张旺旺游乐园导向图。
可以看到,今年乐园宣传视频中提到的游乐设施几乎与这张图上展示出的样子相差无几。
因此,我们依然不能排除旺旺又是在愚人节和大家开了个玩笑,毕竟激流勇进冲出来的是旺仔牛奶真的有点难以想象哈哈哈。。。
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游乐园确实要建成了,并且旺旺还开设了相关的社媒账号向受众同步乐园资讯。
等到开业那天,估计会有很多童年看旺旺广告、吃旺旺零食长大的朋友们去乐园打卡吧?
▼
就在小马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其实不止旺旺一家品牌要开乐园,很多品牌也把目光投向了乐园经济。
比如乐高在上海建造的中国第一座乐高乐园就计划于今年6月试运行,7月正式开园。
目前,在社媒平台上搜索乐高乐园,已经能够看到官方运营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宣传通道。
据小马了解,乐园建成后将拥有八大主题区,超75个互动骑乘设施、表演和玩乐景点,以及由超8500万块乐高积木拼搭的2889个乐高模型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体验。
作为乐高品牌在中国的第一座乐园,相信其中一定少不了本土化的IP主题。
有消息称,乐园某一区域将开设名为“乐高悟空小侠”的主题,取材于中国传统名著《西游记》,为全球独家首发。
同时,小马还注意到该乐园主要是为2-12岁亲子家庭打造的,以“儿童友好型乐园”定位切入市场,就与迪士尼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而以此为切入点,或许是因为乐高在青少年教育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和实力。
相关报告显示,乐高教育已覆盖了全球85国超5万所学校,中国区“乐高教育中心”客单价超8000元/年。
品牌也有专门的乐高教具,具有独特的乐高配件,比如齿轮、蜗杆、杠杆、EV3机器人等,更具有教育性。
(图源@博创俱乐部)
如此看来,乐高乐园将不仅吸引到喜爱乐高玩具的成年消费群体,也会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瞄准品牌所定位到的亲子家庭客群,拓展乐园受众的覆盖范围。
▼
除此之外,让小马没想到的是,爱奇艺居然也推出了自己的线下乐园。
就在上个月,爱奇艺宣布其全球首个线下乐园项目落地江苏扬州,预计年内开园。
品牌的内部规划称,爱奇艺乐园将由全感剧场、全息光影空间、沉浸演艺剧场、影视置景互动、NPC互动体验、派对时刻MR游戏、主题活动七大板块构成,并配套主题餐饮、IP衍生品等业态。
而这也并非爱奇艺首次接触线下乐园业务。
早在2023年7月,爱奇艺便迈出了线下布局的重要一步,旗下首家以家庭成长游乐为核心的线下主题乐园——爱奇艺奇巴布乐园正式开园。
乐园引入爱奇艺自制动画IP奇巴布,逐渐将品牌内容渗透到线下场景当中。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张航表示,自2017年起,爱奇艺就开始围绕线下沉浸式互动体验场景进行内容和工程创新,多年的内容开发积累了不少可持续开发的国创IP。
由此可见,在早期的线下场景试水以及丰富影视IP资源优势的加持下,爱奇艺的线下乐园很有可能成为品牌的第二增长曲线。
▼
一提到乐园,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迪士尼,而迪士尼商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
这也让小马想到凭借着LABUBU、MOLLY、DIMMO等多个优质IP火到国外的国产IP大户——泡泡玛特。
23年的国庆期间,泡泡玛特就在北京朝阳公园开设了第一家泡泡玛特乐园。
运营一个月后,泡泡玛特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平均在园时长4.32小时,二消(在乐园内额外消费)人数占比超过70%,远超传统乐园的表现,衍生品销售接近门店的6倍。
泡泡玛特乐园IP价值变现的背后,离不开品牌强大的IP内容驱动力。
小马了解到,乐园内分为城堡区、森林区、湖滨区和泡泡街四部分,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区域分别以LABUBU、MOLLY、DIMMO这三个IP为主要形象打造乐园场景。
除此之外,乐园各个地区出没的IP角色也分别与合适的场景相结合,同时增加动态的IP角色“偶装”、互动游戏、打卡盖章等环节提升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感。
例如为IP形象DIMOO建造的白色show house、MOLLY的城堡等。
此外,乐园还在餐饮、香味和音乐等方面都加入了IP元素。
有工作人员介绍,乐园自己组建了餐饮团队,所有的甜品都经过设计,融入了IP的元素。
比如春节期间推出的MOLLY喜柿连年和LABUBU新春福袋蛋糕。
音乐方面,除了每个整点都会在乐园中演出的音乐秀,乐园和网易云音乐还合作推出了乐园主题曲《就现在,去乐园!》,并与艺术家一起设计了《LABUBU之歌》。
当然,除了游乐项目,乐园的四大核心区域均有商店、餐厅等“二次消费”场所,这些也是品牌乐园中必不可少的经营业务。
▼
纵观以上几个布局线下乐园的品牌,不难看出,其背后都有强大的IP资源作支撑。
这也同样说明了:线下乐园不再是终点,而是IP生态的中转站。
根据美国华特迪士尼财报显示,2024财年迪士尼的总收入约913.61亿美元,同比增长3%;整个财年净利润约49.7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1%,远超资本市场预期。
体验板块收入,也就是迪士尼主题乐园相关服务方面的收入约341.5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
由此可见,迪士尼主题乐园业务,就能为其母公司贡献超过三分之一的营收,并且增长态势强劲,可见IP变现能力之强。
《中国主题乐园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恢复,民众对文化娱乐和休闲旅游需求逐渐旺盛,主题乐园作为多数人“周边游”的选择,带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或许,在这个压力大到时常想让人逃离现实世界的时代里,主题乐园这种强沉浸式的线下场景真的能为品牌增长带来新机遇。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SocialMarketing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