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广告人都在《消博会》看到的三大消费趋势!

5月前
收藏 0
0
【摘要】: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消博会)就像消费领域的“奥运会”——全球品牌在这里“竞技”
前言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消博会)就像消费领域的“奥运会”——全球品牌在这里“竞技”,正常的广告营销人也能提前看到未来5年的消费市场会怎么变,能够近距离观察消费市场的风向。这次第五届消博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汇聚了71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多个品牌。这场盛会不仅释放了中国市场的强劲活力,更揭示了未来消费变革的三大核心趋势。作为营销广告人,看懂这些,我们就知道接下来预算该往哪儿花、生意该往哪儿做。
一、科技重塑消费场景:从“功能消费”到“体验革命”
今年的消博会最抢眼的不是奢侈品,而是那些“像从科幻片里搬出来”的产品。本届消博会首次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慧出行等前沿技术成为焦点,宣告消费市场正从“产品功能满足”向“沉浸式体验升级”跃迁。
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成“顶流”。展会上推出的国内首款量产人形机器人G1,能完成舞蹈、搬运等高精度动作;还有一些机器人展示的智能灵巧手,甚至能模拟人类手指的触感操作。而低空经济展区的飞行汽车原型机,则将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出行场景搬进现实。这些技术不再是实验室的“概念品”,而是即将量产的商品。折射出消费者对“未来感”产品的高度热情。
其次,AI技术在本届消博会的渗透已超越产品层面。某珠宝品牌利用AI生成环保主题设计,将海洋污染数据转化为艺术珠宝;某科技公司的全屋智能场景体验舱则通过AI算法,实现灯光、温湿度、影音系统的自适应调节。更值得注意的是,消博会本身也借助AI实现“智能传播”:AI实时生成新闻稿件、剪辑视频,甚至打造24小时直播的“AI虚拟主播”。这场展会证明,AI不再只是工具,而是重构消费体验的“新基建”。
科技对消费的颠覆已势不可挡,但企业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技术应用的人性化,避免“为科技而科技”;二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如何让科技真正服务于“美好生活”,而非制造新的消费门槛,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二、绿色消费崛起:从“环保口号”到“产业链革命”
展会上受欢迎的展区不是化妆品,而是一堆“废品”——用咖啡渣做的鞋、塑料瓶回收做的西装。但关键在于:这些环保产品不再走“情怀路线”,而是直接从原材料、生产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实践。绿色消费正从“道德选择”进化为“市场刚需”,本次展会也实现场馆及配套设施100%使用绿色电力,打造成为“绿色、零碳”展会。
首先环保材料的“破圈”实验。某些品牌则用回收塑料瓶制成潮流服饰、也有聚焦有机棉服饰的品牌专区,吸引年轻消费者排队体验。这些案例表明,环保产品已摆脱“粗糙廉价”的刻板印象,正在高端市场开辟新赛道。
展会上,某家电品牌推出“以旧换新”智慧平台,用户可在线评估旧家电价值并兑换积分,直接抵扣新机费用。这种模式将消费与回收闭环打通,既激活存量市场,又减少资源浪费。政策层面,中国“家电以旧换新”已覆盖超1亿台产品,叠加消博会的平台效应,预计将带动千亿级绿色消费市场。
三、全球化与本土化共振:从“单向输入”到“双向奔赴”
在全球消费市场的版图中,第五届消博会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复杂光谱。过去以“单向输入”为主的跨国贸易模式,正在被“双向奔赴”的新生态取代——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创新,本土企业则以全球视野重塑竞争力。
本次展会中,兰博基尼推出首款插电式混动SUV,将欧洲尖端动力科技与中国低碳消费需求深度融合,碳排放减少80%的成果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答卷。而海尔“米老鼠”洗衣机的爆火,则以分桶洗护、远程操控等本土化设计撬动全球市场,展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方案”的范式跃迁。这种双向流动的底层逻辑,是消费需求从“标准化供给”向“场景化共创”的转型——挪威Noromega将北极圈虾青素与中国抗衰老需求结合,华熙生物用故宫IP激活传统玻尿酸的文化附加值,无不印证着:全球化不再是简单的商品流通,而是技术、文化、消费理念的深度耦合。
消博会作为全球消费生态的“共振场”,更催化了双向奔赴的加速度。新加坡企业展团首次以国家馆形式亮相,枫缇胶囊精华、ORIENT CROWN腕表护理等品牌,既携带南洋特色基因,又通过与中国渠道商共创“轻奢护肤”“精致生活方式”等新场景,实现从“地理登陆”到“心智占领”的跨越。与此同时,泰国天丝集团借消博会完成“展商变投资商”的蜕变,将红牛功能饮料的生产线与中国睡眠经济、健康消费趋势嫁接,构建起跨国产业链的本土化闭环。
当国际品牌以本土化创新深耕中国市场,本土企业以全球化思维输出解决方案,消博会正成为新消费时代的“双循环枢纽”——既让世界共享中国市场的规模红利,更让中国智慧参与全球消费规则的重构。
结语:消费的本质是“对人需求的回应”。透过消博会这扇窗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更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消费生态的进化方向:科技让消费更智能,绿色让消费更可持续,全球化让消费更包容。 对中国企业而言,需以“用户价值”为锚点,在技术、生态、文化三个维度构建竞争力;对国际品牌而言,只有深度融入中国市场逻辑,才能在这片“大海”中乘风破浪。
作者:wen
编辑:志玲不是姐姐
来源:CNAD广告网资讯
图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CN广告网资讯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